字词 | 唐三彩 |
释义 | 唐三彩tángsāncǎi 〔名〕唐代彩色陶器和陶俑上的釉色。所谓“三彩”,并不只限于三种色彩,除白釉外,还有浅黄、赭黄、浅绿、深绿、茄紫、蓝、黑等釉色。也指唐代有各种釉色的陶制品,多为用于殉葬的冥器。其制作始于唐高宗中期,盛于武则天时,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。由于流行时间短,流传地区也不广,所以很少出土,因而成了不可多得的珍品。 |
随便看 |
|
时代网汉语字词典收录了217496条中文词汇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中英文翻译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